縣領導應正南、裘國宏、施亞東、褚夏芬、葉玲君、陳達優與縣直屬各單位、鄉鎮(街道)、各統戰團體、相關文化單位、文化團體、文化企業負責人以及文化研究專家、宗教界人士、佛道學院學生等共同見證了天臺山文化發展歷程中這一重要時刻。
縣委常委、常務副縣長應正南致歡迎詞,并簡要介紹了天臺山文化的內涵與發展。張建明宣讀了“中華和合文化現場教學基地”文件。蔣學基與縣委常委、統戰部長施亞東共同為“天臺中華文化學院”、“浙江社會主義學院中華和合文化教育實踐基地”及“天臺山和合文化圖書館”揭牌。
儀式上,蔣學基指出,天臺山是中華文化的沃土,天臺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中和合文化更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和首要價值之一,是中華民族建設精神家園的需求,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重要源頭活水,也是和平發展、合作共贏的時代主題和時代潮流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背景下,在提升文化軟實力的當下,天臺山文化理應被再次喚醒,服務于時代,逐漸發揚光大,并創造出新的輝煌。(王宇靜 蔡敏)
又訊 昨日,“天臺山中華文化講壇”在縣社會主義學校正式開講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主任、道家與道教文化中心主任盧國龍教授作了題為《社會發展中的宗教理解》的講座。
盧國龍主要從事道教經史、思想及中國哲學史研究,相繼出版了《道教哲學》、《道教知識百問》、《郭象評傳》、《宋儒微言:多元政治哲學的批判與重建》等專著及論文數十篇,其中《道教哲學》獲“胡繩青年學術優秀成果哲學獎”。
在講座上,盧教授引經據典,通過生動的例證,闡述了宗教作為社會發展的產物,作為一種社會文化資源如何在社會管理、社會秩序中發揮引導作用,以及在社會大變革時代,如何重新審視傳統宗教等問題,深刻全面地解讀了在社會發展中對宗教應如何理解,讓在場觀眾受益匪淺。
據了解,這是“天臺山中華文化講壇”的第一講。接下來,何建明教授、張高澄道長、張志剛教授將分別在和諧園、赤城賓館進行講座。(王宇靜 蔡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