強化責任意識,堅持以上率下。主體責任能否落實關鍵在班子,核心在“一把手”。鄉黨委始終堅持“向黨委看齊,向我看齊”。作為鄉黨委書記,做到率先垂范、身體力行。“要求別人做到的,自己首先做到。要求別人不做的,自己堅決不做。”作為“第一責任人”,具體做到:抓好“兩項任務”。一方面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,全力推進民生實事工程,發展山區經濟,提升百姓幸福指數;另一方面要管好一方水土,開會不忘警鐘長鳴,制度不忘健全落實,紀律不忘嚴明執行。牢記“兩個保持”。一方面要保持清醒頭腦,始終對權力懷有敬畏之心,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人和事,以感恩的心對待組織上賦予的職責與責任;另一方面要保持距離,與企業老板、商人以及工作服務對象始終保持距離,絕對不能有錢與物的交往,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工作大膽,為商人服務有底氣,做人也有志氣。鄉黨政班子成員要認真履行“一崗雙責”,既要抓好線上的工作,也要抓好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。嚴格責任追究,實行“一案雙查”,既查直接責任,又查領導責任;既查案件呈現的問題,也查監督監管不力的問題。使黨政班子成員始終牢記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,始終緊繃黨風廉政建設這一根弦。
完善責任體系,層層傳導壓力。通過深入開展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、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大會等形式,抓好《廉政準則》、《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從政若干規定》等黨紀黨規的學習教育,切實提高全鄉黨員干部的黨風廉政意識。將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任務細化,逐項分解,層層簽訂責任書,形成一級抓一級,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。與鄉屬各單位、行政村簽訂《黨風廉政建設目標管理責任書》和《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承諾書》,全面落實各單位、各行政村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。開展廉政談話,把“扯扯袖子提個醒”常態化,分層次、分人員進行約談,做到黨風廉政建設從小事抓起、從平時抓起,努力增強抓黨風廉政建設的主動性和自學性。
強化正風肅紀,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。堅決反對“四風”,促使黨員干部作風進一步轉變。建立和堅持鄉機關干部應知應會工作制度,開展“為民365”活動,促進鄉機關干部作風轉變;建立和堅持“一定二諾三跟進”村級干部管理制度,激發村級干部廉潔履職;建立和堅持發展黨員“全程記實制”,深入實施“優秀村民義工積分制和預審制”,從源頭上抓好黨員隊伍的素質。圍繞群眾關心、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項治理,加大整治力度。今年突出農村財務這一群眾十分關注的焦點,開展了農村財務大整頓,建立健全各類農村財務規定,扎牢制度籠子。針對自然村財務管理相對薄弱的現狀,對全鄉各自然村的財務管理進行了完善。開展效能交叉檢查,對違反相關制度規定人員視情節輕重及時進行誡勉談話、通報批評、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。
積極推進“三轉”,支持紀委抓主業。堅持靠前領導與全力支持并重,當好鄉紀委的堅強后盾。從工作分工、人員配備、經費保障、辦公場所等方面,切實保障、全力支持。對于鄉紀委提出和碰到的問題做到親自過問、親自協調。積極支持鄉紀委“三轉”,聚焦主責主業,提高查案能力,著力拓寬線索“找問題”,細菌歪風一起掃,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新三州。
強化檢查考核,確保落實到位。把黨風廉政建設納入鄉黨政班子、領導干部目標管理,把責任制執行情況和干部的業績評定、獎勵懲處結合起來,使責任制起到應有的激勵和約束作用,確保黨風廉政建設真正落實到位。